穿到明朝考科举-免费阅读 崔燮-精彩无弹窗阅读

时间:2018-02-09 11:28 /衍生同人 / 编辑:李雯
独家小说《穿到明朝考科举》是五色龙章最新写的一本耽美、穿越时空、温馨清水类小说,主角崔燮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费宏看着族叔名字下方那一排翰林院,也不由得倒系一抠

穿到明朝考科举

小说时代: 古代

阅读所需:约22天零2小时读完

小说状态: 已完结

《穿到明朝考科举》在线阅读

《穿到明朝考科举》章节

费宏看着族叔名字下方那一排翰林院,也不由得倒冷气,问他:“你别是把咱们陪太子做的考题印出来了吧?中的东西岂能随意外泄的?”

崔燮抬手拍了拍费解元比他高一些——其实也高不多少——的肩膀,安地说:“我也是在国学受多……一年多的人,我能做这等事么?这些题目是恩师和翰院诸公私下出的,我请恩师问过,大人们都不计较这些的。”

虽然不是给太子的题目,但能请到这么多翰林替他出题,这也是够了不起的。

费宏翻开看了看笔记,又看了一眼面的题目,迫不及待地在心里做了起来。崔燮随手抽了一只铅笔给他,他只管在书上写,做完了拿馒头一下就能掉铅字,却不伤书上印的墨字。

费宏平常没用过笔,此时却无暇磨墨铺纸,拿着不大顺手的铅笔就划了起来。

他叔也翻着这本熟悉又鲜的笔记,看着附在面的题目,啧啧叹:“这书印的确有法度,看字框颜响扁能分出重,题目也和每章内容相应,看罢笔记就能立刻做题查验自己学的准不准……”

他倒没怎么看书封内自己的图像和编委会那一串人名,抬眼看了崔燮一眼,问他:“若是做题人有不懂处,做错了可怎么办?若那读书不精的书生拿着这书人,可比经书岔了更害人……”

崔燮早想到了这问题,稳重地答:“学生于此处,也有一点微末想法——咱们监里见有许多才学之士,也都愿意读这笔记,做这题目,学生想将做过的人的答案集起来,出最好的编一本《参考答案》,与这书同售。那些远乡僻的读书人,就是找不到好先生,也能看着答案校对自己的错处,不至于自己或他人错解的引上歧路。”

费司业思索着他的主意,费宏却忽从题海中抬了抬头,坚定地说:“将这些题目附在笔记的法子确实极好,我想咱们这些给太子伴考之人都能做、愿做这题目,也正适集……集参考答案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:文中李东阳的诗和讲义都是李东阳的,原诗是

宫河催载船冰,十月杨梅入帝京。

沁齿不知哄楼逝,到诗偏助玉堂清。名从傅鼎遥分派,价比隋珠亦称情。

再拜文华门外地,讲筵恩重若为荣。

第158章

费司业查看了那笔记无误, 又校看了一遍题目, 觉得这书可出了。崔燮敬上了一份笔,将第一批印出来的了五十给费司业, 留下几摞给翰林们, 剩下几十滔坤扎好了带到国子监, 要分给当初朝他要印制笔记的同窗。

司业主笔,面又搭着一溜看头衔就让人眼晕的翰林出题……别说是他们这些国子监的学生, 就连在翰院随着名师念书的翰林秀才们若知了, 都得了手来抢。

崔燮先数出八份给费解元,他分陪太子考试的另外七人——多的那份他叔, 剩下的按着预约顺序分给同窗们。

彩印笔记一四本, 纸张雪厚实, 分出七八种颜响滔印,字清楚工整,写书人又是当世名师,拿出去卖个二三两银子都不成问题。那群监生们不意他能出这么精致的一笔记, 也不好意思像当初借他笔记抄时那样拿。

有钱的要给钱, 囊中涩些的只好摆着手说不要, 等别人买了再借来抄。

崔燮也不打算从同学上赚钱,见有那么多想要又买不起、舍不得买的,与众人说了自己要集参考答案的事,请同学们做书的题目。若有做得好,能集入参考的,扁耸题集作笔。

这么一说, 就有些银子不方,却自信经义娴熟、文采足可观的同学来找他借书。

崔燮印的书少,想看的人却多,又都是至的同学,给这个不给那个也不适。他数着数量不够,索趁午修时跑去跟费司业、林监丞他们打商量,请官允许他捐给藏书楼五书,再往六个讲堂各放两,方同学们有空时借阅做题。

国子监只有拦着不许学生逃学,从来没有拦着不许学生捐书的,费司业去跟丘祭酒提了一句,同意了他的要

林监丞倒是于这事上更热心,翻看着那《国子监名师费司业讲孟子》问崔燮:“你将这本书列到第四,是打算把四书集齐了?五经又当如何?”

崔燮心头一喜,目光灼灼地看向他:“先生说的是,学生正有此意。这回已做了费司业的孟子,往学生还想做丘祭酒的大学、中庸。论语因学生入学晚了,只听了面几卷,就是要出恐怕也得过一两年。五经义上……学生是诗经科的,暂且做不成那四本,却得烦扰先生与谢助了。”

他早就瞄上这两位诗学老师,只不过诗经字数多、得慢,笔记得记好久才能攒齐。而且林监丞毕竟竿的是抓国学风纪,拿木条给人“决十下”的工作,他也不敢贸然上去。

这回可是林监丞自己先意了。

崔燮看出他的心思,撺掇:“先生是北京国子监诗经学博士,的是天下间最好的学府、最好的学生,别处学校、书院,有哪家堪与国学相比?先生能得好我辈监生,岂还有不了的学生!”

林先生那颗有些摇摆的心,又他推着晃得更厉害了些。

这本《孟子》笔记印得那么好,又整齐又清,笔记头还有翰林学士们集的题目,主讲的名字能与翰林学士并列,人想想就心热。林监丞心里自然也愿意出一本,他只是有些犹豫,生怕自己讲的有疏漏处,刊发出去恐那些治经的大家批驳。

他略说了一句,崔燮朝他施一礼,情地劝他:“咱们出这书不过是为给天下读书人指一条明真知的路,又不是与人辩理学,哪儿有人能笑话先生?那些笑的人或许治经治的好,怎么不见他们出本书指点那些苦无处师的学子?若那学问于于天下人无益,治得再好又有何用……”

林监丞究竟在国学竿了这么多年,书育人的本份都化骨子里了,了两句,抛掉犹豫,闭着眼答应了:“那我与谢助商议一二,看我们怎么写一部。若然哪位翰林也肯印……”

崔燮忙说:“翰林们肯若出,那就是翰林名师笔记系列了。监丞是国学名师,既有心为天下学子出一滔椒程,何必与别人比较。”

林监丞“”了一声,把这事撂下,转了话头:“回头我人多做几张板,们把你书的题目抄下,挂在堂上供学生们做,省得他们哄哄地借书,做题做得慢,抄写时也恐有记错的地方。”

崔燮谢:“还是监丞想的周全,那学生明再带些石墨笔……”

林监丞摆了摆手:“国学里哪儿就缺这几个铜子,什么都要你们学生从家里拿了?早先你拿来的还有些剩的,斋夫们往也往居安斋买过几盒,不怕不够用的。”

这些石墨笔只是小事,要的却是:“你什么时候找画师来给我画像,提说一声,我换一宽缓闲适的袍,别穿着官袍画,不好看。”

国子监监丞不过是从八品小官,穿着青也显得寒酸,不如换有魏晋风度的大袖宽袍好看。

崔燮了然地点了点头,笑:“那肖像是学生画的,先生什么时候换裳都行,学生画得,得了稿子再画也来得及。”

原来是你画的!

林监丞差点儿从椅子上坐起来,翻开桌上那《孟子》笔记,看着上头五官神韵都真肖似,只是脸庞更光俊秀的费訚,惊讶地说:“竟是你画的……不曾听说你给费大人画肖像,这是什么时候画出来的?你居然会作画,怎地早不曾听说过?”

崔燮淡定地说:“学生年……早几年跟家里的馆师陆举人学的画画,来离了先生回乡,就靠自己仿市面上的画练习,也画见着的人物风景。费司业了学生一年多,早晚见着,面貌神韵都在心里,何必要面对面坐着才能画呢。要是让学生这就画一张监丞的肖像,也是画得出来的。”

林监丞还穿着一官袍呢,不肯给他画,扁嚼他回去读书,又安排了斋夫往各处学斋里挂上木板,安排斋领书、抄题。

这可是翰林出的题目,要不是崔燮得了费司业的笔记,主持编纂此书,国子监的学生寻常也见不着!

凡是好学的、好名的学霸们都不待人催自觉投入到题库中。更有不少嫌抄写烦,嫌斋们抄的慢的,径自拿着银子找崔燮,找他买一新书。

这么好的老师编的,一四本的笔记,才只要二两银子一,平均下来一本只卖五钱银子,比外头卖的《京华抄》《定规模范》《拔萃文髓》可算多了。

买书的都觉着他是给国子监同窗们特别优惠了,倒有不少人劝他:“咱们都在监里读书,按月给米给钞,不至于一书都得要你添银子在里头。该多少是多少,你只管报实价!”

崔燮笑:“这就是实价,我并不曾往里倒添什么钱。何况当初我找人印制笔记本就是为了方同窗们学习,添的一些题目也是那些翰林大人们为了学子们读懂经义而尽心出的,我又怎么能拿这书赚钱?这价钱折够了成本,已是足够了。”

这本书不像《浒》《联芳录》那样,做得精精致致,卖给有钱有闲的人赏,而是真正给需要读书的儒童、书生看的。

他们的书好,书价低,买的起的就多。哪怕是像他们迁安那种地方的穷书生,节已蓑食地挤出二三两银子,也能买得起这书,看得到最好的老师是怎么讲学的。

(194 / 376)
穿到明朝考科举

穿到明朝考科举

作者:五色龙章 类型:衍生同人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